阻燃纺织物的研制,可以从阻燃纤维入手,(添加型:即在纺丝原液中添加阻燃剂),也可以通过织物的阻燃整理来实现(后整理:即在纺织纤维上进行阻燃整理)。纺织物阻燃耐久程度可分为三类,一类为非耐久性阻燃,不耐水洗,但有一定的阻燃性能;另一类为半耐久性阻燃,能耐1~10次温和洗涤但不耐高温皂洗;还有一类耐久性阻燃,一般能耐水洗30次以上,而且能耐高温皂洗。装饰用纺织物除了阻燃性能要求外,对其整理后的纺织物的手感、耐洗性和人体安全性(除寝具外)等方面的要求,相对而言比服装要求要宽。
采用从合成纤维分子结构中引入阻燃剂的共聚法,是目前织物耐久性阻燃处理的主要方式。选择的阻燃剂必须能与织物整理中的其它助剂相互配合,在遇火时能产生高效的阻燃效果,另外还要考虑其经济性,火灾时基本不产生毒气和浓烟以及对织物的物理性能基本无影响等。磷、溴、铝、硼四种是多种高分子材料的有效阻燃剂,最有可能与纤维紧密结合在一起。这几种材料共同使用,它们之间相互还可以起到增效作用,使整理后织物的阻燃效果更为明显。阻燃剂颗粒的大小对织物的阻燃整理影响很大,颗粒大则易沉淀,整理织物不均匀,阻燃剂利用率较低。一般颗粒粒径在在1~2mm时可以应用,但手感硬,与织物的吸附力较差,耐洗性不够满意。选用磷、溴、铝、氮多元复合阻燃剂,复合增稠剂、柔软剂、渗透剂、稳定剂等助剂,通过一定的工艺混合在一起碾成均匀乳胶状、颗粒粒径在10~15μm的阻燃浆,可以使阻燃整理出的织物阻燃效果明显提高,手感柔软,耐水性也有提高。
阻燃整理工艺及条件是织物阻燃整理的另一关键部分。选择什么整理工艺,如何控制工艺条件,既要使织物的阻燃性能满足所需的要求,同时又不影响织物的物理性能。这要分析阻燃浆和织物中各原料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分析它们的结构以及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一些化学反应来确定整理工艺。如确定阻燃浆在哪个温度段吸收率高,阻燃剂被纤维吸附,向其纤维内部扩散,并将阻燃浆引入其分子机构中。如阻燃剂与分散染料及染色助剂之间互不干扰,阻燃可与染色同时进行。目前较具有优越性的工艺是高温高压阻燃、染色同浴整理工艺。,它缩短了工艺流程、降低了阻燃整理成本,提供了经济效益,有较大的实用价值。用该法整理的织物,阻燃效果显著,具备手感好、强度损失小、耐漂白、耐多次洗涤等性能,且其理化性能和染色牢度等多项指标与未经整理的织物大致相同。
阻燃整理工艺确定后,阻燃处理工艺条件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不同的工艺条件,如定型温度、定型时间、水洗温度等对织物性能的好坏有很大影响。这需要综合考虑阻燃性能、物理性能、生产成本和效率等因素,做相应的控制与选择。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手机站